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持續提升高性能纖維生產、應用水平,提升纖維質量一致性和批次穩定性,進一步擴大在航空航天、風力和光伏發電、海洋工程、環境保護、安全防護、土工建筑、交通運輸等領域應用,特別提出提升細旦、防火防核用聚酰亞胺纖維的生產技術水平。
作為領先的聚酰亞胺纖維制造商,江蘇奧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緊緊圍繞《指導意見》的要求,通過管理提升、工藝改進、設備改造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公司構建了以兩化融合平臺為基礎,基于國標、國軍標體系的先進制造系統,通過推行6西格瑪方法,高效改進工藝,不斷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提升設備適用性和穩定性,提升了產品品質均一性和批次穩定性。
公司不斷研發差別化聚酰亞胺纖維產品,已經形成了甲綸 Suplon 耐熱型,甲綸Fitlon中溫可染型,甲綸Hyplon高強型三大系列數十個品種的纖維產品,包括單纖達0.7dtex短纖維,以及50dtex連續長纖維,以及可用于核環境下的高耐輻射纖維品種,憑借優異的力學、阻燃、耐高低溫、耐化學、耐候性能,以及抑菌、遠紅外功能,可為多種應用場景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
通過成立專門的后道制品開發隊伍,突破了甲綸聚酰亞胺纖維無紡、紗線、面料、復合材料等后道制品的制備關鍵技術,針對具體應用場景,開發了專門化后道制品。環保領域,已替代進口,大規模用于高溫煙氣過濾裝備制造,有效降低了水泥、鋼鐵等工業爐窯的煙塵排放;特種防護領域,開發的防護服已列裝森林消防、空軍、海軍等軍種,提高了軍隊戰斗力;通過與相關軍工、航空航天研究所的合作開發,成功研制相關裝備所需復合材料,替代進口,解決了關鍵材料“有沒有”的問題,產品已經用于多個型號的“國之重器”,為我國國防、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做出了貢獻。
基于公司長期研發投入,公司布局了覆蓋干法紡聚酰亞胺纖維制備全過程和關鍵設備的專利體系,主持、參與編寫了《有色聚酰亞胺短纖維》等多項國家、行業標準,為形成我國在聚酰亞胺纖維領域的自主知識產權,為聚酰亞胺纖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